不確定環境下的工程機械高速發展趨勢還能延續多久?
自2020年2月12日,筆者在工程機械行業知名媒體“第一工程機械網”上刊登了文章“疫情過后,工程機械行業或將再次迎來發展利好”后,引起了很多行業朋友的關注。應該說,這篇文章中提及的很多觀點在行業發展實踐中都得到了印證。2020年已經走過大半,在接下來的最后一季度以及2021年,面對各種國內外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將何去何從?筆者將從工程機械行業整個產業鏈發展的角度出發,結合國內外宏觀發展環境,對工程機械行業發展進行思路上的梳理,權當作拋磚引玉,希望能給行業的朋友帶來一點點的思考。
行業現狀:跌宕起伏,不容盲目樂觀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不到100天的時間,這一年,從年初受疫情影響而導致的大面積停工停產,到后期逐步推進的復工復產,再到設備銷售數量的高歌猛進,行業發展可謂跌宕起伏。
新機:以利潤換市場
以挖掘機為例,2020年除了1月和2月,3-8月都取得了大幅同比增長(見圖1)。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8月納入統計的25家主機制造企業,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210474臺,同比漲幅28.8%。國內市場銷量190222臺,同比漲幅29.7%。出口銷量20252臺,同比漲幅20.8%。
假如,按照2019年9—12月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的各月銷量計算,再加上2020年前8個月累計銷售的210474臺,2020年全年挖掘機銷量將達到282771臺。
挖掘機月份銷售對比
行業銷售數據一路高歌,代理商卻并未因為市場的高漲而顯得更加充滿激情,業內慘烈的價格競爭和利比紙薄的現狀讓他們一度頭疼。列舉幾組今年筆者走訪市場了解到的數據。2020年5-6月時,行業部分主流品牌的挖掘機銷售價格大致如下:60型號售價14萬元;75型號售價15萬元。到7-8月時,200型號的挖機銷售價在53萬元;485型號售價145萬元;550型號售價170萬元;600型號帶200破碎錘售價210萬元左右。
為了更大的市場率,很多代理商還開展了以租代售業務,盡管微利甚至略有賠錢,但至少變相地實現設備銷售。如100臺20噸的挖掘機,兩年大包53萬元,租賃1500或2000小時后,當作二手機以35萬元左右的價格直接打包處置給二手車商。
二手機:從利潤率到周轉率的轉變
2020年,與新機“面好里不好”的表現一致的是,二手車商的利潤率也大幅下滑。前些年二手機銷售至少有10%以上的利潤,但2020年卻下滑至5%以下。如售價100萬元左右的二手挖掘機,利潤僅在5萬元左右,20萬~30萬的二手挖掘機可能利潤在大幾千塊錢甚至平賬時就會出手。
面對市場上的各種不確定性,很多二手車商為了生存,已經將發展關注點從利潤率轉向設備周轉率,一些車商甚至通過裁員或者注銷公司等方式降低其運營成本。
修配后市場:亟需減少冗余的中間渠道
筆者自2015年開始運營修配后市場的行業平臺——工程機械維修聯盟,所以接觸了大量的全國范圍的修配企業,同時也一直在整合修配后市場的全國優質資源并對其進行認證。根據實際市場走訪和大量的訪談,應該說自2017年開始,后市場的修配企業和新機銷售的發展趨勢并不同步,有些區域和新機走勢還出現了相反態勢。2019年下半年,全國多個區域的社會修理廠甚至出現了裁員、轉產和關店的現象。
新機市場利潤率的逐漸走低讓大家苦不堪言,但其實,后市場中配件銷售商的利潤早就低的可憐。如一個行走馬達利潤僅有50元錢;一條履帶鏈條平價平出;K3V112液壓泵賣到了5000多元錢等。再加上從業人員和開店數不斷增加,所以,和整機銷售商相比,整體上修配企業的日子其實更加難過和煎熬。
減少冗余的中間渠道商,或許是未來后市場配件供應商或貿易商的發展出路之一,但這需要提前解決物流和倉儲問題。
配套供應商:成本和服務能力決定未來
自2017年之后,工程機械行業配套供應商應該說是迎來了多年以來的快速發展,不僅加班加點擴能的生產,而且主機廠的貨款回收也有了很大保障。雖然2019年以來,特別是2020年,面對新機銷售價格的激烈競爭,主機廠多次要求配套供應商進行降價,以應對和部分沖抵新機銷售價格的大幅下滑。但總體來講,近年來配件供應商是行業產業鏈上相對“舒服”的一個群體。
從全盤來看,配套供應商的發展趨勢依然將隨著主機廠新機銷售量的攀升而水漲船高。接下來,配套供應商比拼的將是生產和運營成本的管控能力,以及配套供應的按時交貨能力。同主機廠發展一樣,未來幾年也將會迎來一次大的優勝略汰的過程。
行業影響因素:投資對GDP貢獻率或將升至50%以上
按照對GDP貢獻率大小,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依次是消費、投資、出口。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受到沖擊的嚴重程度,依次應該是消費、出口和投資。
消費: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消費首先出現了大幅下滑。其中,餐飲、酒店、旅游、娛樂、交通等行業首當其沖,有關行業和企業收入出現斷崖式下跌。即便是防控抗疫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之后,多個區域的旅游和餐飲酒店等也未能恢復過來。特別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湖北地區,為了拉動后疫情時期的消費,自8月初至2020年年底,免費開放了全省的所有A級旅游景區??傊?,2020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相比較2019年消費對GDP的57.8%的貢獻率,2020年的貢獻率預計同比將下降50%。
出口:自此次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國外疫情持續加重。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9月28日晚,全球新冠肺炎累計死亡病例已突破100萬例,達到1000555例,累計確診病例達到33273720例。
數據顯示,截止到美國東部時間6月28日,全球死亡病例超過50萬例,從50萬例增至100萬例用時3個月,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均為全球最多。鑒于海外疫情持續惡化和不斷反彈,很多國家采取了限制入境、限制離境和暫停航班往來等措施,出口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都受到了嚴重影響,所以2020年進出口貿易將非常悲觀。出口對GDP的貢獻率大概率將由2019年的11%下降到2020年的負值。
投資:與對消費和出口影響相比,疫情對投資影響相對較小或者可以忽略不計。綜合考慮消費和出口“兩架馬車”的現狀,再加上疫情后中央提出將“六穩”和“六?!弊鳛槲覈洕鐣l展的基本要求,投資對GDP的貢獻率,或許將由2019年的31.2%提升到2020年的50%以上。
在2019年初的國新辦經濟運行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就表示,這幾年投資指標跟消費指標相比還是相對較低?;A設施仍然是補短板的重要領域,未來,包括脫貧住房配套基礎設施、新城鎮保障房供應、鄉村振興等行業以及交通運輸等領域,都是基礎設施投資補短板的重點。因此基礎建設投資仍將是投資的重點之一。
再加上為了減少類似2020年夏季洪水對多地經濟的損害,很多省份都把水利工程建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建設。最近幾年的水利防洪工程、農田水利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環境水利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等都將紛紛立項和建設動工。
從2020年上半年八家建筑央企新簽合同額對比表上,已經很明顯地感覺到建筑工程和基礎設施工程增加了很多,而這些工程的施工期至少要持續1年或2年才能結束,
行業趨勢:謹慎樂觀,篤定前行
作為投資拉動型行業,工程機械行業發展首先要有工程,才能再談機械或機械設備?;夤こ虣C械行業內競品之間激烈競爭的現狀,也需要有一定量的工程項目作為行業加速優勝略汰的市場保障和基礎。
而工程是需要投資的,在全球疫情背景下,2020年拉動經濟的三架馬車中,“投資”已經成為保持國家經濟穩定運行的最重要的“馬車”,因此預計政府對投資的刺激將不斷加大。眾所周知,基礎設施投資在整個投資結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水利工程更會作為今年多地政府的保民生的基礎工程,加之我國城鎮化率有著巨大的增長和提質優化空間,作為第三產業的基礎設施投資將會持續增加。同時,環保因素帶來的工程機械設備的更新換代,以及海外部分區域經濟建設逐步恢復后對工程機械設備需求上升等,對行業發展也都是利好。
從需求和邏輯上判斷,上述這些因素都將直接帶動工程機械行業又一階段的可持續發展。因此,2020年下半年或2021年的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大概率是持續上升和發展的階段。當然,國際政治形式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以及全球疫情防控的持續性和不確定性,這些都將會對國內經濟的正常發展,以及對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站在高處看未來,才能看的更清晰;站在未來看現在,才能更加知道應該做什么;站在現在看未來,才知道出發點和立足點是什么。工程機械行業未來兩年的發展,對內,面對的是低利潤空間下的行業企業的優勝略汰和格局重塑;對外,我們仍將保持謹慎的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