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加碼 2021年工程機械行業值得期待!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對全年穩投資的效應明顯,2021年,國家將在公路、鐵路、航運、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多少資金?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國家發改委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袁達在1月1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聚焦“兩新一重”和短板弱項,擴大有效投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強系統性布局,加快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強城市防洪排澇設施建設。重大工程建設方面,實施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大工程,積極推動重點城市群、都市圈城際鐵路、市域市郊鐵路和高等級公路建設,加強樞紐機場和中西部支線機場建設;實施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加快推進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補短板方面,加快補齊市政工程、農業農村、公共安全、科研設施、生態環保、公共衛生、物資儲備、防災減災、民生保障等領域短板。
2021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萬億元
根據12月24日召開的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2021年交通運輸業將加快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推進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設。加快推進綜合交通樞紐集群、樞紐城市及樞紐港站建設。加快補齊中西部地區鐵路基礎設施短板,加強高鐵貨運能力建設,全面推動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發展。推動一批高速公路、普通國道待貫通路段和擁擠路段擴容改造項目建設。推進沿海進港航道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內河高等級航道提等升級和重點礙航閘壩通航設施建設,加強航道養護。交通運輸部在上述會議上透露,計劃2021年交通運輸將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萬億元左右。
2021年我國將加快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水利部部長鄂竟平25日在2021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說,2021年將高標準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快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等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爭取早開工、多開工。重點推進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供水工程及東、中線一期工程配套建設任務。2021年,圍繞開好局、起好步,扎扎實實做好各項水利工作。強化規劃引領,加快補齊水利工程短板。完善重大水利規劃體系,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和防洪薄弱環節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夯實鄉村振興水利基礎,全面強化水生態治理修復,提升智慧水利建設水平。
雄安新區今年將啟動100余個重點工程項目
1月2日,雄安新區容西片區項目建設集中開工,標志著容西片區建設正式拉開帷幕。
2021年,雄安新區將啟動100余個重點工程項目,包括容東醫院項目、互聯網產業園一期、啟動區西部高中、起步區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等。按照“在建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的項目謀劃建設思路,2021年,雄安新區將繼續圍繞對外連接基礎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與產業配套、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等方面,全方位推進各個項目有序開工建設。
隨著項目建設深入,容東片區安置房、容東片區再生水廠一期工程、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悅容公園、雄鄚路(一期)等50余個項目將陸續實現完工,雄安新區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水利防洪、生態環境建設基本框架形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能力全面提升。
中央財政繼續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
日前,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住建部黃艷副部長解讀《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時表示,“十四五”期間,全國大概可以再改造3500萬戶,加起來是這個總量,可以基本上完成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需要改造的老舊小區,這個總量和分年度的進展,是有一定的把握的。當然我們也不排除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根據居民的意愿、資金落實情況,以及市場社會參與的程度等等一些情況,提前或者適當多做一點。
在資金方面,中央財政把老舊小區改造納入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對地方給予資金支持。2019年和2020年分別安排了300億元和303億元,支持地方用于老舊小區改造。中央補助資金重點支持的就是基礎類改造內容。專家預計,2021年的中央財政給予地方的資金支持也會在2019年和2020年的基礎上不會有大的浮動。
2021年新建鐵路3700公里,各省建設規劃
鐵路是各地政府每年的重點建設板塊。
近日,召開的國鐵集團工作會議已經明確:扎實推進川藏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全面完成鐵路投資任務,投產新線3700公里左右。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里左右。
各省市2021年鐵路建設規劃
1月13日,江蘇省政府在南京召開2021年度全省交通運輸工作座談會,提出2021年,江蘇將在擴大鐵路有效投資上開新局、邁新步,確保全年完成投資582億元,占全省交通建設總投資的比例超過1/3,確保全面開工建設北沿江高鐵、通蘇嘉甬鐵路,開工建設鹽泰錫常宜、合新鐵路。
2020年,滬蘇通、鹽通高鐵等重大項目的開通讓“軌道上的江蘇”的鐵路網絡進一步完善?!笆濉逼陂g,江蘇累計完成鐵路投資2240億元,是“十二五”的3.15倍;新增鐵路里程1449公里,其中高鐵達1356公里,分別增長53%、158%,打通了沿海、陸橋及中軸高鐵通道,實現了全省干線鐵路成環成網。
作為交通強省,江蘇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江蘇”,新增高鐵1300公里,覆蓋所有設區市和90%縣級以上節點,實現省會南京與各設區市1.5小時通達、與長三角核心城市1小時通達等。
浙江迎來了幾個重大項目的啟動。比如,去年12月下旬開通建設的“甬舟鐵路”這一世界級跨海鐵路工程,將讓浙江最后一個不通鐵路的設區市舟山,實現“高鐵上島”。按照大站直達模式測算,舟山到寧波的通行時間屆時將從1.5小時縮短至26分鐘,舟山到杭州的通行時間將由3.5小時縮短至77分鐘。
此外,在浙江省鐵路建設推進會暨通蘇嘉甬鐵路建設動員會上,浙江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孟剛介紹今年的工作安排時表示,浙江2021年鐵路建設將突出抓好“4個500”,即鐵路年度投資超500億元、開工里程約500公里、新增運營里程近500公里、加快推進前期項目超500公里。
具體來看,今年浙江將新開工建設五條鐵路,總里程約500公里,計劃完成投資25億元。其中,全面開工通蘇嘉甬鐵路、甬舟鐵路、金溫電化金華南至武義東段3個項目;力爭控制性節點開工杭州蕭山機場站樞紐及接線工程和滬乍杭鐵路2個項目。
高鐵運營里程居全國第一的安徽,在去年12月30日召開了全省重點鐵路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
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強調,“十四五”時期要加快沿江、合安九等高鐵及巢馬、淮宿蚌等城際鐵路建設,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市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實現鐵路網覆蓋90%以上的縣,高鐵通達80%以上的縣,構建“1234出行圈”,實現省內城市之間1小時通達,至長三角城市2小時通達,至中部地區城市3小時通達,至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和部分西部城市4小時通達。
“十四五”期間,安徽省鐵路總投資預計將達3600億元,全省鐵路運營總里程將在2025年達到7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鐵路3800公里以上。
近三年擬新開工項目70余個
中部的湖北和江西也劃出了建設重點。
有著米字形高鐵樞紐(武漢)的湖北,“十三五”期間新增鐵路營業里程1155公里,總里程約5200公里,高速鐵路超過1600公里。未來5年,湖北提出加快高速鐵路建設,高速鐵路里程將新增1500公里,總里程超過3000公里,鐵路總里程將達到6700多公里。
目前,湖北正主抓“4+2”鐵路項目,加快建設十堰至西安高鐵、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荊門至荊州城際鐵路4條鐵路,爭取武漢樞紐直通線、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2條鐵路項目開工,力爭將京九高鐵阜陽至黃岡段、呼南高鐵襄陽至常德段、武漢至南昌高鐵、武漢至貴陽高鐵等項目納入國家鐵路“十四五”發展規劃。
江西則于1月7日公開了《關于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江西省要建成“江西123出行交通圈”,即大南昌都市圈、贛州都市區及其他城鎮群1小時通勤,南昌至省內其他設區市、設區市至轄內縣城1小時通達,南昌至周邊省會城市、省內其他各設區市之間2小時通達,南昌至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
今年,江西將加快2021年鐵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其中,昌九高鐵完成項目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批復,實現2021年項目全線開工;瑞梅鐵路力爭在2021年1月底前聯合向國家發改委報送可研、2021年開工建設;長贛高鐵穩定項目建設方案,盡快將項目可研聯合報送國家發改委審批,爭取2021年開工建設。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19億元,較年初計劃增加719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5550億元以上,超過2019年水平。
中金公司指出,高鐵行業是成長前景良好的基礎設施行業。受益于城鎮化和消費升級趨勢,高鐵需求增長迅速。隨著高鐵網的完善及其時速與安全優勢凸顯,預計未來五年高鐵旅客周轉量能維持雙位數增長,且53%營運里程的高鐵線在京廣線以東。
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是重頭
據不完全統計,各省份的鐵路重點建設規劃中,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被多次提及,這也是“十四五”期間的鐵路投資增長點。
一般來說,軌道交通網絡有三個層面,首先是國家干線鐵路,城市間長距離的運輸都由這種大干線、大通道來承擔大動脈的作用;第二個層面是城際線路、市域(郊)鐵路,由大動脈延伸出去線路配合干線通道,可以和其他地級市、縣級市形成網絡;最后一個層面就是城市中的軌道交通。
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城市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屠烜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于超大城市以及大型城市群來說,只有高鐵和地鐵兩種制式的軌交肯定是不夠的,需要設置更豐富的層次比如市域鐵路來補充。
國務院辦公廳于2020年12月17日發布的《關于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的意見》提出,重點支持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財力有支撐、客流有基礎、發展有需求的地區規劃建設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強化都市圈內中心城市城區與周邊城鎮組團便捷通勤,其他條件適宜地區有序推進。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去年12月16日的發布會上說,國家發展改革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
孟瑋說,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里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基本建成。
具體來看,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鐵集團、相關地方,梳理形成了近三年滾動項目清單,擬新開工項目70余個、總里程超過6000公里。
在京津冀地區,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里,加快構建“四縱四橫一環”通道格局,形成北京、天津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的“1小時通勤圈”,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在長三角地區,新開工項目約4000公里,打造1小時到1個半小時城際交通圈、城市中心城區與周邊城鎮組團間半小時到1小時通勤網;在粵港澳大灣區,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里,加快形成以廣深港、廣珠澳和跨珠江口為主軸,“軸帶支撐、極軸放射”的多層次鐵路網絡,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 上一篇:路德智能壓路機技術新突破
- 下一篇:春節放假通知